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政策解读 >> 图文解读 >> 正文
索引号 1585729837/zfb/2022-0000060 发布机构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
公开目录 图文解读 发布日期 2022-05-25
文号 临政办字〔2022〕63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
标题 文字解读:《临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》
文字解读:《临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》

近日,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临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为便于各区人民政府(开发区管委会)、市直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相关内容,现就《方案》编制背景、起草过程、目标任务等解读如下:

一、编制背景

近年来,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园绿地建设工作,全面优化绿地空间布局,科学构建城市公园体系,持续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改善。但是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滨河周边区域,仍存在绿地面积总量不足、空间分布不均衡和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高等问题,不能满足“300米见绿,500米见园”要求,与国家园林城市评价指标还有差距。

为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,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,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,2021年底,市政府专题研究中心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建设。2022年初,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“要优化绿地布局。实施拆旧布绿,市内五区每年各建1个不低于100亩的复合式公园,连建五年。同时,大密度建设一批口袋公园,更多地留白增绿”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“开展城市增绿补绿行动,统筹绿道、廊道建设,在五区各建1处不低于100亩的综合公园,新建街角游园、口袋公园143个,让群众‘推窗见绿,漫步进园’”。

二、起草过程

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公园绿地建设发展思路、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,市城管局牵头组织开展《方案》编制工作,先后三次征求五区和市委编办、市财政局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、市行政审批局等有关部门单位意见,充分吸收采纳,并由市司法局进行了合法性审查。2022年5月10日,《方案》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。

三、目标任务

2022年至2026年五年期间,中心城区计划建成公园510处。以综合公园、口袋公园建设为重点,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大格局。

中心城区各区(兰山区、罗庄区、河东区、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)每年建设一处面积不低于100亩的综合公园,连建五年。其中,2022年,兰山区建设商城公园,罗庄区建设百花湖公园,河东区建设北京路公园,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中心公园,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健康城公园。

五年期间,中心城区计划建成口袋公园485处。其中,2022年建设143处,包括:市直管区域26处,兰山区25处,罗庄区25处,河东区22处,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7处,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18处。2023-2026年,计划建设342处,包括:市直管区域76处,兰山区85处,罗庄区87处,河东区43处,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处,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34处。

四、工作要求

(一)完善数据采集。启动中心城区公园绿地遥感测量,全面统计公园绿地建设数量、面积及空间布局,准确测定绿地指标,摸清城市“绿色”家底。

(二)加强资金保障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按照现有城建体制,明确土地征迁及费用由各区负责。综合公园工程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按照市区6:4比例进行保障;口袋公园工程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按照市区5:5比例进行保障。

(三)加强用地保障。一是优化规划布局。在土地转让、片区开发、棚户区改造、城中村整治、老旧小区更新和拆违清障时,优先规划公园绿地。二是提高土地利用率。梳理中心城区批而未供土地和小区边角地块,依据绿地系统专项规划,按程序调整部分地块规划用途,用于公园绿地建设。三是合理利用低效地。尽快排查中心城区低效土地情况和范围,难以利用的较小地块优先用于公园绿地建设。

(四)高起点规划设计。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和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要求,统筹布局公园绿地规划建设。根据《城市绿地规划标准》(GB/T 51346-2019)和《临沂市口袋公园设计技术导则》,创新设计理念,明确主题功能。

(五)高标准推动建设。严格履行公园绿地建设招投标程序,强化质量监督,高标准推动公园绿地建设,建设优质精品工程。

(六)高效能智慧管理。调整传统园林管理模式,明确管理主体,探索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体制与机制,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,实现智慧、科学、高效管理。

 

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临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下载Word 下载PDF
【关闭窗口】 【字体: 【打印本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