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临沂市政府网站!
索引号 | 1585729837/zfb/2025-0000180 | 发布机构 |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 |
公开目录 | 区县动态 | 发布日期 | 2025/07/10 |
文号 | 公开方式 | 主动公开 |
标题 | 临沭:创新“智慧+服务”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获企业点赞 |
|
“以前一听说监管部门要来检查,心里就紧张,生怕影响生产。现在不一样了,执法人员发现问题会先打电话指导,这样的服务既专业又暖心。”近日,临沭县一家肥料企业负责人谈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新变化时,难掩赞赏之情。 这一转变,源于临沭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的“智慧+服务”监管模式。该模式以科技赋能、服务前置为核心,推动监管从“被动执法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型,实现监管效能与企业满意度“双提升”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智慧审查: 从“事后纠错” 到“源头护航” 政策制定是企业关注的“关键环节”。过去,部分政策因条款模糊或与公平竞争要求冲突,常导致企业“踩线”。如今,县市场监管局搭建的“公平竞争智慧审查平台”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 “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,对拟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全流程动态监测、智能分析和精准评估。”该局工作人员介绍,“过去政策出台后才发现问题,现在起草阶段就能识别潜在的违规条款。”自平台运行以来,已监测273件文件,纠正13项影响公平竞争的内容,从源头上为市场主体筑牢“公平防线”。 执法备案: 让监管 “看得见”“摸得着” 针对企业反映的“检查频次高、标准不明确”等问题,县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涉企执法备案制度。执法人员需通过“鲁执法”平台提前报备检查事项,企业可清晰地了解检查事由、时间和人员,彻底告别“说查就查”的随意执法。 “现在检查前就能收到通知,检查哪些内容、带什么材料都标得明明白白,我们准备得更充分,也更安心抓生产。”一位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。这一制度不仅规范了执法行为,更让企业从“提心吊胆”变为“心中有数”。 体检式服务: 变“监管者” 为“健康顾问” “车间消防通道堆物有隐患,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别忘做,原材料采购台账要再细化……”近日,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走进一家机械制造企业,像“医生问诊”一样逐一排查风险点,并现场开具“整改处方”,跟踪指导落实。 这是该局创新推出的“体检式”服务——执法人员化身企业“健康顾问”,围绕食品安全、特种设备、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,主动上门开展风险排查,现场指导整改。“过去是‘问题上门再处理’,现在是‘提前把脉开药方’。”该局相关负责人说。截至目前,已为35家企业解决经营难题,真正实现“服务跑在问题前”。 无感式监管: 用“数据跑路” 替代“企业跑腿” “没见到执法人员,问题就解决了,这样的监管方式既高效又贴心。”某电商企业负责人提到的,是县市场监管局的“无感式”监管模式。依托大数据分析、远程监测等技术,监管部门可实时掌握企业经营数据、行为轨迹,对广告宣传、价格波动等风险自动预警。 以广告监管为例,当地广告监测系统能自动筛查企业宣传内容的合规性。若发现轻微违规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,监管部门优先通过电话、短信等方式指导整改,减少现场检查对企业经营的干扰。“以前要专门抽调人手应对检查,现在系统自动筛查、远程指导,省时省力还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 从“智慧审查”筑牢公平底线,到“执法备案”规范权力运行;从“体检式”服务助企防患于未然,到“无感式”监管减少干扰……县市场监管局的一系列创新举措,让企业真切感受到“监管有力度、服务有温度”。 “迎检负担轻了,合规成本降了,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上。”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心声,折射出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成效。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临沭县新增注册企业353家,企业创新活力显著释放。 “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。”县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深化“智慧+服务”模式,以更精准的监管、更暖心的服务,为企业成长壮大营造“如鱼得水”的发展生态。 (临沂日报) |
【关闭窗口】 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 【打印本文】 |